发扬“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6.发扬“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胡瑗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他的名言是:教师视诸生为子弟,诸生敬爱教师如父兄。

对学生的爱护要体现在严格要求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以身作则,才能有强大的说服力。据《宋史·胡瑗传》载:“瑗教人有法,科条纤细备具,以身先之。”蔡襄《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也称:胡瑗为苏湖二州教授时,“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宋元学案·安定条案》也载,胡瑗“虽盛暑,必公服坐朝堂,严师弟子之礼”。据说弟子徐积初见胡瑗时,态度不甚庄重,头部歪邪晃动,胡瑗便厉声吓道:“头容直”,至使徐积猛然省悟,深感“不特头容要直,心亦要直。自是不敢有邪心。”[10]他的基本经验是:教师对学生要以严率众,以至诚感人。

胡瑗善于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青年曾在太学师事胡瑗,程颐学业优异,深受胡瑗喜爱,表示做教师应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而程颐虽学业大进,却不骄傲,益加尊敬自己的老师,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据《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载:胡瑗和程颐师生之间,“知契独深,伊川之敬礼先生亦至;于濂溪虽尝从学,往往字之曰茂叔,于先生非安定先生不称也。”

胡瑗严格要求学生,热诚爱护学生,且能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以身先之,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他晚年离职去养病时,弟子成群结队前往送别,道路相续百里不绝。他在教学上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值得所有教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