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羲序

大学衍羲序

臣始读大学之书,见其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其本末有序,其先后有伦,盖尝抚卷三叹曰: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君而不知大学,无以清出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既又考观在昔,帝王之治,未有不本之身而达之天下者,然后知此书所陈,实百圣传心之要典,而非孔氏之私言也。三代而下,此学失传,其书虽存,概以传记目之而已。求治者毁莫之或考,言治者亦不以望其君。独唐韩愈、李翱尝举其说,见于原道复性之篇,而立朝论议,曾弗之及。盖有秦汉以后,尊信此书者,惟愈及翱,而亦未知其为圣学之渊源,治道之根柢也,况其他乎!

臣尝妄谓大学一书,君天下者之律令格例也,本之则必治,违之则必乱。近世大儒朱熹尝为章句、或问,以析其义。宁皇之初,入侍经帷,又尝以此书进讲。愿治之君傥取其书玩而绎之,则凡帝王为治之序,为学之本,洞然于胸次矣。臣不佞,窃思所以羽翼是书者,故剟取经文二百有五字,载于是编。而失之以尧典、皋谟、伊训,与思齐之诗、家人之卦者,见前圣之规橅不异乎此也。继之以子思、孟子、荀况、董仲舒、扬雄、周敦颐之说者,见后贤之议论,不能外乎此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学,纯乎此者也。商高宗周成王之学,庶几乎此者也。汉唐贤君之所谓学,已不能无悖乎此矣。而汉孝元以下数君之学,或以技艺,或以文辞,则甚缪乎此者也。上下数千载间,治乱存亡,皆由是出。臣故断然以为君天下之律令格例也。虽然,人君之学,必知其要,然后有以为用力之地。盖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者,人君格物致知之要也。崇敬畏,戒逸欲者,诚意正心之要也。谨言行,正威仪者,修身之要也。重妃匹,严内治,定国本,教戚属者,齐家主要也。四者之道得,则治国平天下在其中矣。每条之中,首以圣贤之明训,参以前古之事迹,得失之鉴,炳焉可观。昔时入侍迩英,盖尝有志乎是,比年以来,屏居无事,乃得繙阅经传,汇而辑之。畎亩微忠,朝思暮绎,所得惟此,秘之巾衍,以俟时而献焉。其书之指,皆本大学,前列二者之纲,后分四者之目,所以推衍大学之羲也,故题之曰大学衍羲云。

同前书,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