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风教
(节选)
学校,风化之首,访闻诸县间,有不以教养为意者。赡学之田,或为豪民占据,或为公吏侵渔,甚至移作它用,未尝养土其间。虽名养士,又或容其居家,日请钱米,未尝在学习读;或虽住学,而未尝供课;或虽供课,而所习不过举业,未尝诵习经史:凡此皆有失国家育材待用之本意。今请知佐究心措置,学田所入,严加钩考,毋令渗漏,计其所入,专以养士。仍请主学官立定课程,每旬一再读书,许士子问难。再讲之日,各令覆说前所讲者。举业之外,更各课以经史,使之绎志义理,讲明世务。庶几异时皆为有用之材,所补非浅。
温陵,人材之渊薮,名德闻望,相继不绝。近入郡境,士友投书颇多,其间盖有议论至深切事情。益知此邦士风之盛,诚非它处可及。今恐诸县管下,有怀材抱艺而沉沦不偶,守道安贫而不肯苟求者,宜以礼延请致之学校,使后有所师法。仍以其姓名申郡,并当加之宾礼。
真德秀:西山政训,商务印书馆业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