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则序
2025年08月10日
学则序
周官三德之教,一至德,二敏德,三孝德。至德者何?能知能行,明诚两尽,德之极至者也。敏德者何?知有未遍,行无不笃,德之敦敏者也。孝德者何?百行之中莫先于孝,庸德之行,专务其本者也。盖知、行兼该者上也。二者不可得兼,则笃于行。而知未逮者,抑其似也。夫行之而不知,有矣,知之而不行,未之有也。知之而不行者,未尝真知也。果知之,岂有不行者哉?故行而未知者,虽未为至德,亦可为敏德。若徒知而不行,虽知犹不知也。是以不得与于三德之目。然所行非一端而已,苟未能一一纯备,先务其大。而有孝之一德者,又其次也。朱子以至德当,河南程伯子敏德当,司马文正公孝德当。节孝徐先生善夫,莘野王德新君实,事亲以孝闻,养生致乐,送死致哀,州里称之。出而在官也,处而在乡也,他行悉无玷焉,而孝德而达于敏德者也。一日,见其所述学则二篇,为之惊异。何也?异其读书之审,析理之精也。以昔者所闻力行之实,既如彼,而今者所见致知之实,又如此。其不造于至德之盛乎?虽然,夫子圣人也,汲汲然好学之功无终穷也。君实之所得异矣。不以其所已得自足,进进而未止,所得遽可限量也!
同前书,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