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衍义序

论语衍义序

古经子传注之未盛也,人所以传名家。其从授讽诵者,沦浃肌骨,终身不忘,沉潜反覆,必有得而后已。及剖析烂漫,文益繁而道愈离。学者恃有成书,不求之心而悉委之目,是故传注盛而后学者始怠,呻占毕而习者且不可得,而况有得于心者乎?而况丛苗秀、混泾渭,知所择从而至于道者乎?河南二程夫子出,而后圣经复明。子朱子沂程源而上之,挈百家纷纭之说,撷其长而萃于正,四书集注精密严简,信乎为万世不刊之书也。其有机张而不示于度者,盖欲学者自得,引而不发跃如也,昔之注传可同年语哉!学者诚能虚心切己,不以寻常易之,则终身有不容自己者焉。余观柴君希尧著论语行义十三万言,本之程、朱,申以证据,断质明尽,可谓勤矣。由传注而有得,且有以自见于世,虽若架屋叠床,其视目传注而怠者,大有迳庭矣。然而传之远者漓其淳,言之繁者支其体,希尧之先,其学出于饶双峰,双峰出黄勉斋,而勉斋则亲授予朱子,所贵乎后之学者,因其流而溯其源,则不漓不支矣。

许有壬,至正集,卷三十二,四库全书本

[1]《辽史·百官志》

[2]《辽空·义宗倍传》

[3]《辽史·马得臣传》

[4]《辽史·刘景传》

[5]见《说郛》卷八十六,叶隆礼《辽志》

[6]《辽史·王鼎传》

[7]《辽史·文学传序》

[8]厉鹗《辽史拾遗》卷十八“无名氏《北风扬沙录》曰:金国本名朱里真,番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直,避契丹兴宗宗真名,又曰女直。”

[9]《书序》:“成玉既伐东夷,息慎来贺。”息慎亦称肃慎。

[10]《金史·撒改传》

[11]金史·熙宗纪

[12]《金史·章宗纪赞》

[13]同本节注

[14]《金史·世宗纪》

[15]《孔氏祖庭广记序》

[16]《金史·礼志》

[17]《金史·张暐传》

[18]《金史·乐志》

[19]《归潜志》卷五《辨亡》

[20]同本节注。

[21]同本节注。

[22]同本节注。

[23]同本节注。

[24]同本节注。

[25]同本节注。

[26]《金史·杨伯仁传》

[27]《金史·赵可传》

[28]《金史·周昂传》

[29]《金史·刘昂传》

[30]《金史·张元素传》

[31]《金史》《纪天锡传》《李庆嗣传》

[32]同本节注。

[33]同本节注。

[34]见卷七。

[35]《遗山文集》卷二十七《辅国上将军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

[36]从世祖建国号算起,到元亡,共九十八年,历十帝;如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则为一百六十三年,历十四帝。

[37]见戴良《丁鹤年诗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