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元杰子祥序
2025年08月10日
送徐元杰子祥序
读圣贤之书,而不知圣贤之道,自累于俗学始。何谓俗学?科举之业是己。然自宾兴废,上以是求于下,下以是应之,则士之业乎此,固有所不可已。而所谓程试之文,必是尧禹,必非桀蹠,必祖仁羲,必尚忠孝,虽士之不可己,要亦未为害道也。惟其一以进取为心,故于经史传记,往往涉猎其辞,而未尝深研其义,持论虽美,要以悦人之观听,而非出于心之实然,破碎穿冗苟求合乎有司之尺度,虽违经悖道,有所不恤。幸而得之,则以前日之技为已足,方且移畴昔之工,用之于笺记,以市宠贸利,终其身弗知止焉。至于理未穷性未尽,人之所以为人者,百未究一二,则曰非吾所急也。吁!士之问学果为何事而遽安于此耶?
有志之士则不然,方其从事于学也,曰:吾欲全吾所受于天者云尔,上以是取我,不得不应其求,而非专主于是也,其是尧禹而非桀蹠,祖仁义而尚忠孝,必躬履焉,非姑为是言也。至其所守,则宁见枉于有司,不肯自屈以求合。一旦得之,则舍其所己能而求其所未能,必穷理,必尽性,以学其所以为者者。回视故习,方自哂其陋,而敢惟是乏安!是以业益修,德益懋,推其所馀,亦足以及物。若是者,虽科举不能以病之。
上饶徐子祥,以文艺三举于乡,方将策名天子子之庭,顾汲汲焉以琢磨道义为事,予知其不累于俗学,而有志于圣贤之道也。故以是告之。明年来归,尽弃已陈之刍狗,偿不鄙焉,复相从于寂寞之滨,予之告子,又当有进乎此者。子其勉之。
同前书,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