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人札子
2025年08月10日
论知人札子
臣闻古今未尝有不生才之世,而君子常患于无知人之明。今有知人之明,则天下之人无不才者。无知人之明,而徒起乏才之叹,是亦厚诬天下而已。不知其知兵而使之治财,不知其知财而使之治礼,及其不集事也,则均受不才之名。一旦名以其所长,易地而使之,三人者犹前日之人也,而各以其才称。一动其机,才否为之变。是机也,非智力之所能为,天与之明,道与之妙,其于人也,交际密庸于精神视听之表,固不可以言语笔舌谕也。文王之立政,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后心,是以有能官人之名。夫谓之克知,谓之灼见,此岂有谕而可传哉!令不先究知人之明,而但起乏才之叹,不谓诬,可乎?
臣尝谓钱谷甲兵,万事之统,皆可以立说,惟人才不知,不可以置论。何者?知人之明,在人君心术之微,而非变政易令之所及故也。呜呼,知人之明尚矣。其次莫若公。公虽非明,而可以生明。去胸中之私喜怒,用天下之公是非,以进退天下之才,虽不能皆当,要亦十得七八。伏惟圣明省臣激切而加意焉。
孔凡礼辑:范成大佚著辑存·奏札,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