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时、长勺之战

2.乾时、长勺之战

齐襄公在位时,因政令无常,诛杀不当,早就显露出内乱的端倪。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恐祸及于己,在大夫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奔到莒国。鲁庄公八年冬,齐公孙无知弑杀襄公,自立为君。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纠也由大夫管仲、召忽保护逃奔到鲁国。第二年春,公孙无知被齐人所杀,齐国出现无君的局面。鲁庄公准备借机立公子纠为君,便马上与拥护公子纠的齐国大夫在蔇地结盟,随后亲自率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截击从莒回国争位的公子小白。管仲在途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而亡,管仲却误以为真,因而鲁国护送公子纠的行动迟缓,使公子小白在世卿国、高二氏的内应下,抢先进入国都,夺得君位,即齐桓公。庄公不肯就此罢休,继续进军。齐桓公出兵抵御,当年八月,鲁齐战于乾时(今名乌河,在山东桓台西南),结果鲁军战败,庄公丢弃所乘的战车,改乘轻车而逃,庄公的御者和车右为掩护庄公,打着庄公的旗帜将齐军引至小道,全被齐军俘虏。随之,齐桓公命鲍叔牙率兵至鲁,声言:“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5]。鲁国一时难以组织力量再战,只得照办。

庄公十年(前684)春,齐国为报复纳公子纠之怨,又出兵伐鲁。鲁虽败于乾时,但实力未受大损,庄公积极组织兵力,准备迎战齐军。

战前,鲁人曹刿认为“肉食者”——即卿大夫鄙陋不通,不能远谋,进见庄公,问将凭借什么来与齐军作战。庄公回答说,我对于暖衣饱食,不敢独享,一定分给别人。曹刿说,这仅仅是小恩小惠,不能遍施于国,百姓不会因此跟从。庄公说,我对祭祀神灵的牺牲玉帛,不敢擅自增加,而必定以诚心对待神灵。曹刿则说,这也只是一念之诚,不能代表一切,神灵不会降福。庄公又说:我对于大大小小的刑狱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洞察,但必定能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认为这才是为百姓尽力的一种心意。凭借这点,就可与齐国一战。从这番对话中可以看出,庄公为了增强国势,确实作了不少政治上的准备。

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率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迎战齐军。列阵既毕,庄公就要击鼓进攻,被曹刿阻止。待齐军三次击鼓,勇气已衰时,曹刿才请庄公击鼓进攻,于是鲁军一鼓作气,冲杀过去,大败齐军。庄公又要下令追击,曹刿再次阻止,等看到齐军辙乱旗靡,确已溃败,才下令追击,一举把齐军逐出了鲁国。

当年六月,齐又联合宋国再次伐鲁,结果鲁先败宋军,齐见无利可图,便撤兵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