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鲁国的礼乐传统
礼乐是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荦荦大者。一般说来,在人类跨进文明的门坎时,礼乐文化在中国便已趋发轫和形成。然而,从人文理念的角度来考察,礼乐规范人的行为、调整人际关系的功能应始于周初。质言之,礼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章,是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
在周代众多的邦国中,作为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1],鲁文化与周文化乃一脉相承。因此,周初开始完善起来的宗法礼乐制度,其影响所及,铸就了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这一传统不仅深深影响了鲁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后世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