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都出土的几件手工艺品
在1977年对鲁城墓葬的试掘中,甲组当地原有居民的墓葬中,其随葬器物除铜器、石器、蚌器等外,大部分是陶制明器。这些陶器制法以轮制为主,制作规整,不少器物造型优美,有一部分器物施以陶衣。春秋晚期器物还多施彩绘。
乙组周人墓更具有典型意义,从随葬品上也可以看出鲁国经济和手工艺水平的发展脉络。西周墓绝大部分完整无损,其随葬器物较简单,不少墓仅有一件或几件陶明器。而东周墓则相反,仅有个别墓葬尚完整,其余全部被盗。然而几座大墓残存的陶器和玉石小件等物数量仍然可观。兹选择几件代表性的器物根据发掘报告作一介绍,以见鲁国手工艺水平之一斑。
(1)错金银铜杖首。
乙组东周墓出土。器下部为圆筒形銎,内有朽木,一龙形兽昂首曲腹修尾卧于銎上。兽长颚,口衔一兽,兽蛇身鸟啄,回首张目作挣扎状。又一蛇形兽,口咬一兽头,盘绕于龙形兽之上;兽头口衔鸟尾,附于蛇形兽上。器物共高20.5厘米,整个器形构思奇特,造型生动优美,通体镶嵌金银片,光辉夺目,铸造精良,堪称古代金属钿工工艺的杰作。
(2)猿形银饰。
与前述错金银铜杖首同出于一墓。通体高16.7厘米。器作猿形,振臂回首作跨进状。猿身贴金,两目嵌蓝料珠,炯炯有神,姿态生动。猴身微呈拱形,背面一圆钮,或为带钩一类器物。
(3)玉马。
与前述两器物同出于一墓。器高5.7厘米。青玉雕成。姿态昂首竖耳,张目前视,马口微张,鼻有双孔,马鬃突起,马尾打髻,腿部肌肉清晰,马蹄分明,前腿直立,后腿微曲,站立于方座之上。线条简洁,雕磨细致;既有马的生动形象,又具有雕塑艺术效果,堪称古代玉雕工艺的珍品。
(4)玉器钮。
乙组东周墓出土。由系环、卯销、钮座三部分组成。系环环径2.4厘米,系环下有缺口,缺口两侧有圆榫。卯销上部较粗如钉帽,上饰瓦纹,两侧平整,有榫槽,以承纳系环的榫;下部有圆形销铤,铤端有穿孔,认供扦闩,将卯销固定于钮座上。钮座圆形,两侧有桃形耳,耳下内侧有沟形圆槽以将钮座固定于器上;钮座中有圆孔,以承扦卯销铤。各部安装后,系环可以自由游动,制作精巧,独具匠心。
(5)玉璧。
乙组墓中出土玉璧36件,绝大部分发现于东周墓中。大部分由青石制成,个别的由碧玉、白玉、花玉制成。器形较大的有4件,最大的一件周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青玉制成。肉上纹饰分3层,内外两层饰双尾龙纹。内层纹饰3组,有隔栏;外层纹饰5组,有隔栏;中层饰谷纹。3层纹饰之间有绹纹相隔。
(6)玛瑙环。
乙组东周墓中发现玛瑙环3件,其中红玛瑙环2件,大者复原后直径9.2厘米,孔径7.5厘米,小者直径6.3厘米,孔径3.3厘米。二者红中夹杂白瑕,纹理如流云缭绕;光彩夺目;另一件为杂草玛瑙环,蓝绿色,纹理如海草缠绕,直径为10.6厘米,孔径为6.6厘。[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