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墨子和鲁班

3.能工巧匠墨子和鲁班

与官营手工业中手工工艺取得较高成就的同时,在独立的手工业者中出现了不少能工巧匠。墨子和鲁班则是其典型代表。

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又是一位能工巧匠。据史籍记载,墨子善于守城的防御技术,当强敌攻击宋国时,他曾帮助宋国施行九攻九拒之术。墨子曾说:“凡天下百工,轮车(车工)、鞼匏(制革工)、陶冶(制陶冶金)、梓匠(木工),使各从事其所能。”[100]墨者集团本身是一个能工巧匠集团,墨子就十分看重各种手工业生产,他认为手工技艺者必须强力“从事”,努力工作,“修舟车,为器皿”[101],以供给社会需要。

墨子是一位能工巧匠,还可从他总结出来的一些有规律的定律中看出来。据有人统计:“墨子现存的自然科学发现有四、五十条之多。即:一些数学概念和理论19条,空间和时间5条,运动和静止2条,五行1条,找不同类物理量不能相比1条,物质不灭1条,力学和几何简单机械8条,光和影、针孔成像和球面反射镜成像理论8条,测臬影定南北方位问题2条。”[102]这些内容都十分宝贵,如《墨子·经上》篇所说的“力,形之所以奋也”,是说力乃是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墨子早于牛顿两千年,当时能有这样卓越的力学理论,的确是了不起的。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对加速度概念一定会知道的,只不过没有写出来。所谓呼之欲出罢了。”[103]墨子不少成就都已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所以杨向奎说:“墨子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一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104]这个估计并不过分。在这样高超的科学基础上,墨子及其弟子们的巧手、巧工便可想而知子。

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前444年)[105],复姓公输、名般,当时人们尊称他为公输子、后代人因其为鲁国人,“般”与“班”又同音,便称他为鲁班。

鲁班出生于工匠家庭。《礼记·檀弓下》记:“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注:“公输若,匠师。方小,言年尚幼。般,若之族。”可知公输氏乃是代代服务于邦内统治者的工匠家族。据说,鲁班的妻子云氏就是一位能够发明创造的女工匠。她见鲁班长期为人建造房屋,但房屋无法移动,遇上阴雨或炎热的天气就无法遮蔽,因而发明了雨伞。[106]

在家庭的熏陶下,鲁班年轻时就已成为著名的能工巧匠,声名传遍中原各国。他凭着自己的高超技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欢迎。鲁班曾到过楚国,当时楚国正准备进攻宋国。楚惠王便请鲁班给他们设计制造攻城的器具。鲁班为他们设计了“云梯”[107],又结合楚国水战的需要,制造了适合水上作战的“钩强”[108]。

楚惠王看到鲁班设计的新式战具,非常高兴,于是加紧了进攻宋国的准备,正在这时,墨子从鲁国赶到楚国。他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为民生日用制造工具,反对鲁班制造作战的武器。经过争辩,墨子说服了鲁班,从此鲁班再也没有发明其他武器,而是发明一些对人民生产、生活用处较广的器具,以至于被后人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工等行业的祖师。

鲁班的一生创造发明很多,孟子称赞“巧人”时就以他为代表[109]。不过,后人所说鲁班的创造发明,多出于历代土木工匠的传说,而见于史书的可靠记载并不多。如生产工具方面,据传他发明过刨、钻、硙、铲等等[110],《鲁班经》还说他发明了曲尺。

在建筑方面,有鲁班造桥的传说,例如鸡鸣山西北浑河上有鲁班造桥未成留下的遗迹。据传,鲁班预计于鸡鸣之前完工,但他的姐姐见鲁班太辛苦,便提前仿学鸡鸣,以致于桥未建成。在雕刻方面,据说鲁班所刻凤凰能以假乱真。[111]另外,《述异记》里说:“鲁班以石为禹九州图”,这应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见于记载的石刻地图了。

鲁班能制造一些精巧器具。《墨子·鲁问篇》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鲁班之前,人们为了看守门户,便仿照鱼的样子,做成锁挂在门上,以象征专门看守,这实际上起不到应有作用。鲁班在里面装上机关,只有专门的钥匙才能打开,这样,锁才真正起到了代人守门的作用。

鲁班作为一位能工巧匠,关于他的传说还有很多。据说,他能建造“宫室台榭”[112],还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车马”[113],被后人称为“机械之圣”[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