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辩的宰予

4.能言善辩的宰予

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年鲁国人。其生卒年月不详。清人编写的《大成通志·先贤列传上》曾说他“少孔子二十九岁”,不知其根据如何。

在周游列国时,宰予始终跟随着孔子。陈蔡绝粮时,宰予饥饿不堪。后来,他又随孔子到了楚国的边境。宰予十分了解孔子,他出使楚国时,楚昭王要把一辆华丽的车子送给孔子。宰予认为,孔子“言不离道,动不违仁,……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故知夫子无用此车也”[96]。他代表孔子拒绝了这一礼物,受到了孔子的称赞。

在孔子的众弟子中,宰予以“言语”著称。《论语·先进》在排列孔门弟子四科教育的专长时,宰予被列于“言语”科,而且排在能言善辩的子贡前面。《孟子·公孙丑上》称“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说宰我“利口辩辞”。可能是由于宰我能言善辩的原因,孔子经常派他出使外国,如《孔丛子》的《嘉言》、《记义》等篇就记有“宰我使于齐”、“孔子使宰予使于楚”等。

在众弟子中,宰予比较聪明能干。他的才能也为社会所承认,如楚昭王将以书社地700里封孔子时,楚令尹子西出来阻拦说:“王之官尹有如宰我者乎?”昭王回答说:“无有。”子西又说:“令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97]昭王于是停止。楚昭王承认自己的官尹之中没人能比得了宰予的才能。

孔子和宰予间关系是密切的。宰予与子贡谈话时,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98]在宰予的心目中,孔子是比尧、舜还要圣贤的人。当然,孔子对宰予也有批评,如宰予企图变革丧制,孔子说“予之不仁也”。但从总体上看,孔子对宰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爱护性的[99]。因此,宰予也不但不怨恨孔子,反而更尊敬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