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与《诗经》
2025年09月26日
三、鲁国与《诗经》
众所周知,《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初只被称为《诗》,它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故当时有人举其成数又以“诗三百”相称。到了汉代经学产生之后,它才有了《诗经》的称谓。不过,春秋时期,今本《诗经》的规模便已具备。《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记吴公子季札至鲁“请观周乐”时,鲁曾为他一一歌唱各地风乐以及雅、颂等,其篇第今本《诗经》全有,只是其叙次与今本稍异。由这个记载我们也联想到,《诗经》在当时似乎与鲁国有着特殊关系,这不仅是因为季札作为吴国的公子,他却至鲁请观周乐,且鲁国师工所歌令他赞叹不已;同时,《诗经》十五国风所录方俗之诗,包含了包括鲁之近邻齐国在内的许多地域,然而从篇名看,却偏偏没有作为周代重要方国的鲁国。可是,在《颂》诗中,《周颂》、《商颂》之外,却又专有《鲁颂》4篇。另外,从文献记载看,鲁人对于《诗》的熟悉和了解,也是他国无法企及的。
关于鲁国与《诗经》的关系,我们拟从四个方面缕析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