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2025年09月26日
4.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与农业生产中使用铁农具的同时,牛耕也出现并推广开来。殷商时期,有一部殷人“肇牵牛车远服贾”[11],牛被用来驾车。但大多数情形下,它是被用来宰杀祭祀。到西周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完备,尊祖、敬宗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祭祀祖先成为“国之大事”[12]。鲁国在诸侯国中地位较高,不仅得“郊祭文王”[13],而且“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14]。《诗·鲁颂·閟宫》中记载了鲁国祭天祀祖的奢华仪式。如祭祀周始祖后稷,“享以骍牺”;祭祀周公时,“白牡骍刚,牺尊将将”。骍牺,纯毛赤色牛;骍刚,指赤脊的公牛。可见,当时祭祀时有大量的牛被宰杀,甚至连酒器也被制成牛形。
后来,这种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15]鲁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普遍使用了牛耕,这也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牛的饲养,不再仅仅为了宰杀和祭祀,牛也走进了农业生产领域。《论语·雍也》说:“犂牛之子骍且角。”皇疏认为:“犁或音犂,谓耕牛也。”刘宝楠《论语正义》亦认为:“犁牛,即是耕牛。”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古人名字多与实际意义相应,可见当时鲁国牛耕已经相当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