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铁农具的使用
鲁国铁农具的使用似在春秋后期以降才逐渐出现并普遍起来的。在西周和春秋前期,其农具主要还当是木、石等制品。与耦耕方式相适应的是耒、耜等农具。《论语·微子》言“长沮、桀溺耦而耕”,则其时已到了春秋末年。
197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鲁城进行勘探,在鲁城内发现了两处冶铁遗址,钻探中都发现了大量的铁块、铁渣、硫渣、红烧土和炭灰。[9]从试掘的另外一处冶炼遗址看,“火膛体积不大,如不采用鼓风,似不能充分燃烧,达到所需的火候。”[10]这一冶炼遗迹,早于钻探发现的两处冶铁遗址,那么,鼓风当也有可能用于冶铁。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在秦、齐、晋、吴等国被广泛使用,到战国时期,铁器更在各地普遍推广。从鲁城的勘探看,当时的鲁人墓葬之随葬品中,有大量的陶器、铜器,也有玉、石、骨、角、蚌器等等,而很少发现铁器。但随葬物是一些明器和生活实用器,说明鲁国所冶炼的铁主要用于制造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