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上亭壁①

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①此诗原题甚长,具有序引性质。题云:“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阳,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四首分咏四时景物,此写秋景。穰,即邓州,今河南邓县。中书,指中书省。分陕,相传周初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见《公羊传》隐公五年。诗中用指陕州。“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指准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由参知政事,罢知邓州,真宗咸平元年(998)徙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指景德二年(1005)官中书侍郎,翌年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二镇,即指河阳与陕州。

②樯,桅杆。危槛,高高的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