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武①

汉 武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金掌费朝餐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①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前140—前87在位),西汉第五代皇帝,文治武功,多有建树,为西汉一朝英主。晚年迷信方士,求神仙,妄图长生不死,颇多荒诞故事。此诗即讽刺武帝求神仙,厚待方术之士,而薄待贤良。

②蓬莱银阙,《史记·封禅书》:“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武帝曾“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弱水,《十洲记》:凤鳞洲在西海,“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二句意谓神仙杳茫,难以求到。

③竹宫,汉武帝在甘泉宫中用竹作的神宫。《汉书·礼乐志》:武帝尝在甘泉宫祀神,“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tuán),露多貌,此处是动词,凝聚。金掌,汉武帝尝立金人承露盘,作铜柱,上立铜仙人舒掌擎盘以承仙露,以为和玉屑饮之,可以延年。费,抵充。张衡《西京赋》:“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④“力通青海”句:武帝尝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因更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后又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取善马。见《史记·大宛列传》及《汉书·李广利传》。《汉书·礼乐志》:太初四年(前101)诛宛王获马,作《天马歌》,歌词有“天马徕,从西极”、“天马徕,龙之媒”句。按,武帝伐大宛取良马,不涉青海地,亦不称为龙种。《北史·吐谷浑传》载青海良马号为龙神,《隋书·炀帝纪》亦载大业五年(609)置马牧于青海以求龙种,杨诗移用之于汉武帝。“死讳文成”句:齐人少翁以鬼神方骗汉武帝,武帝封为文成将军。后少翁以帛书喂入牛腹中,然后言牛腹中有奇。杀牛出帛书,武帝识其手书,遂诛杀文成。但武帝仍迷信神仙方士,因言“文成食马肝死耳”。见《史记·孝武本纪》。讳,掩饰。食马肝死,当时以为马肝有毒,食可死人,故武帝以为饰词。

⑤待诏先生,指东方朔。齿编贝,牙齿像编排的贝壳一样整齐洁白。《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给汉武帝上书,作自我介绍,其中有“目若悬珠,齿若编贝”语。武帝使“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朔不满,遂恐吓武帝的侏儒。武帝责问,朔曰:“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馀,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杨亿为翰林学士时,俸禄不多,亦有所不满,其请外调表云:“虚忝甘泉之从臣,终作莫敖之馁鬼。从者之病莫兴,方朔之饥欲死。”正可与诗末二句参读。

★宋真宗迷信符瑞,京师四裔,纷纷附会天象,虚呈祥瑞。大中祥符元年(1008)遂有“天书”降临,真宗因此改元;四年,东封泰山。杨亿、刘筠等并作《汉武》诗,借古喻今,以示微讽。故此等诗,算是《西昆集》中现实性较强的作品。然如此格讷,亦使读者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