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三首①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②。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騕褭跨浮云③。
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④。
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⑤。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⑦。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⑧。
鹰隼奋飞凰羽短,骐埋没马群空⑨。
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⑩。
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⑪。
①王逢原,即王令,为王安石至交。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去世,年仅二十八岁。
②布衣,平民,一般人。阡陌,本指田间小路,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此泛指道路。卓荦,超绝,杰出。
③杞、梓、豫、章,并珍贵木名。骐、騕褭(yǎo niǎo),并良马之名。此以珍木良马喻隽异奇才。
④行藏,用世与退隐。
⑤“便恐”二句:《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质,承受刀斧的垫木,在《庄子》中,引申为搭挡,配合的对手。王诗中“妙质”,又与美妙的资质一义相关。斤,斧。二句意谓,自王逢原死,世间恐不再有志同道合能与之相配的战友了。
⑥妙质,此处只有奇妙的资质一义。平世,犹言明时。微言,精微的言论。
⑦庐山,在江西北部,北滨长江,南临鄱阳。湓水,江西北部水名,在九江市西注入长江。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时,曾在鄱阳与王逢原相会,庐山、湓水即当时共游之处。第二年王令即去世。
⑧岁路,指寿命。
⑨鹰隼,鸷鸟,喻凶横奸佞。凰,凤凰,喻贤良之士。马群空,语本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东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取义不同。此联小有疵病,鹰隼奋飞,凤凰羽短,两者相互对立;骐埋没,马群也就空虚,两者为因与果。上下句中两者关系不同,对偶不够完美。
⑩“中郎”句: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无子,有女蔡琰,博学能文。王令亦无子,有遗腹女,后嫁吴师礼。“康子”句: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慧,共守贫困。黔娄死,曾子往吊,问黔妻:“何以为谥?”对曰:“先生以康为谥。”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见《古列女传》。王令妻为王安石姨妹,亦颇贤慧。
⑪江南原上墓,王令葬于武进薛村。
★王逢原较王介甫年轻十一岁,是介甫平生期许最高的挚友。他英年早逝,介甫有诗多首为之哀悼。唯斯人也而有斯友,实王逢原一生极不幸中之一幸。悼王逢原,即仿王逢原豪纵句法,哀悼诗中实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