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伯时画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①

咏伯时画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

笔端哪有此,千里在胸中

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

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

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

①伯时,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舒城(今安徽舒城)人,官至朝奉郎。北宋大画家,尤善画马。元祐初官京师,东坡、山谷题其所作画诗甚多。此诗与下一篇并作于元祐三年(1088),是岁东坡知贡举,山谷与李公麟皆为其属。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斩大宛王,获汗血马。《汉书·礼乐志》载《天马歌》云:“天马徕,山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应劭曰:“马毛色如虎脊者有两也。”

②千里,指千里马。

③“四蹄”句,杜甫《画马赞》:“四蹄雷电,一日千里。”去,《韵会》“疾走也”,此取其疾义(“疾走”之义,其音读驱,诗中仍读去声)。“一顾”句,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④逸材,俊逸之材,指骏马。辔勒,马缰和勒口。逸材归辔勒,词面意谓当年骏马归于辔勒,诗中暗喻而今骏马被李公麟纳入画中。执徐,《尔雅·释天》:“岁在辰曰执徐。”汉武帝太初四年获大宛马岁在戊辰,元祐三年李公麟画大宛马亦岁在戊辰,故曰“岁在执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