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陕①
2025年08月10日
过 陕
①
万古茅津据上游,崤函西去接秦头②。
悲风鼓角重城暮,落日关河百战秋。
形胜古来须上策,尘埃岁晚只羁愁③。
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中条是故丘④!
①陕,指陕县。见李汾《陕州》诗注。
②茅津,一名陕津,太阳津。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黄河北岸。《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即此。《河汾诸老诗集》作“津茅”,此从《全金诗》。崤函,即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东接渑池县界。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称幽谷。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移至今河南新安东,去故关三百里。西去,向西而去,此指东西相连。
③形胜,地理形势优越。上策,最佳策略。《汉书·匈奴传》载:王莽欲大伐匈奴,莽将严尤曰:“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严尤之意,乃谓对边境敌国,通过征伐取得胜利亦是中策,征伐而耗损自己,乃为下策。只有政治清明,国家强大,不用征伐而能与边境少数民族和平相处,才是上策。句意谓纵有地理形势,仍须有上策方能取胜。尘埃,因风扬起的尘土。《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④荆榛,丛生的灌木。意谓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荆榛遍地,田园荒芜。中条,山名,在山西西南部。故丘,犹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