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①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①沈园,在会稽(今绍兴)禹迹寺南。此宁宗庆元五年(1199)为前妻唐氏作。

②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此喻唐氏。

③梦断香销四十年,陆游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沈园再遇唐氏至作诗时已四十四年,四十年当指唐氏之死至作诗之时。

④稽山,即会稽山,在绍兴城南。行作稽山土,谓自己年老,行将入土。泫然,流涕貌。

★陆放翁初娶唐婉,为其母夫人侄女,夫妻相得而为其母所恶,被迫离异。后唐婉改适同郡赵士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陆游春日出游,遇赵、唐夫妇于禹迹寺南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极为伤感,为题《钗头凤》词于壁,词云: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时陆游三十一岁。唐婉见词,伤怀不已,为和作云: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未几唐婉即抑郁以死。三十八年之后,即光宗绍熙三年(1192),陆复到沈园并赋诗,题为《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初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陆游晚岁,家居三山,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宁宗庆元五年(1199)春,再到沈园,为赋《沈园》二绝,时陆已七十五岁。开禧元年(1205)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再赋两绝云: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时诗人已八十一岁高龄,犹自情伤不已。一情所系,终身不渝。此种人生遭遇,亦惨苦,亦隽美;系诗人一生之贞心,贻后世千古之美谈。事见陈鹄《耆旧续闻》、周密《齐东野语》和《历代诗馀》引夸娥斋主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