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崇德君鼓琴①
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敛袂抚孤桐②。
古人已矣古乐在,仿佛雅颂之遗风③。
妙手不易得,善听良独难④。
犹如优昙花,时一出世间⑤。
两忘琴意与己意,乃似不着十指弹⑥。
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⑦。
丝声谁道不如竹,我已忘言得真性⑧。
罢琴窗外月沉江,万籁俱空七弦定⑨。
①崇德君,李常(公择)之妹,朝议大夫王之才妻,山谷姨母,善琴,亦善书画。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
②大家(ɡū),东汉班昭,扶风人,班彪之女,嫁同郡曹世叔,世叔早卒。昭博学高才,兄班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汉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续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之,号曰大家。见《后汉书·列女传》。此代指崇德君。敛袂,整理衣袖。古人衣袖大,弹琴时需适当扎起。抚孤桐,弹琴。《尚书·禹贡》“峄阳孤桐”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③雅颂,《诗经》中“雅、颂”原皆配乐演奏。
④妙手,指弹琴者。善听,指听琴者,犹知音。二句仿曹植《怨歌行》“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⑤优昙花,即优昙钵花,梵语音译。《法华经》:“如此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佛以优昙钵花喻佛法之妙,花不常现,见之领悟亦不易。用以比喻“妙手不易得,善听良独难”。
⑥两忘琴意与己意,谓琴与人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⑦禅心默默,佛家排除杂念静默一心的境界。三渊,《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审,通“渖”,深水。渊,深潭。二句谓演奏出神入化,达到一种渊静的精神境界,若幽谷清风淡然相应。
⑧“丝声”句,东晋桓温尝问孟嘉:“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嘉曰:“渐近自然。”见《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此反用其意。忘言,《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忘言,谓领悟了真理的内蕴,无需也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指陶融于美妙的琴声,得其真意而难以言传。
⑨万籁,指各种自然音响,此指夜深寂静。七弦,指琴。定,停也,亦静也。末二句与开头二句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