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别人①

北行别人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不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①宋亡以后谢叠山流亡建阳,屡征不起。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降元的老师留梦炎又一次举荐,叠山终不肯行。福建行台参政魏天佑胁迫上道。此离家北上时告别亲朋之作。叠山已决计以身为殉,当时告别者中肯定有同样坚持大节的志士,为免于牵连他人,所以诗题只说“别人”,而不说所别者何人。

②纲常,即三纲五常。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妻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此系泛说,实际是坚持民族大节,决不屈服于元蒙统治者。

③龚胜,字君宾,西汉末彭城人。三举孝廉,哀帝时为谏议大夫,数上书,议论朝政。后出为勃海太守,有善政。王莽专权,胜归隐乡里。王莽数遣使征召,拜上卿,胜坚辞不受。语门人高晖等曰:“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遂不复饮食,积十四日而死,死时年七十有九。则《汉书·两龚传》。伯夷,与弟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兄弟让国,一起出逃。至周,周文王已死,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扣马谏阻。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隐居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终饿而死。见《史记·伯夷列传》。

④义,指纲常大义。礼,《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亦即天经地义。“义高”二句实同义,意即坚持纲常大节,远重于个人生命。

⑤南八,即南霁云,唐玄宗时张巡部将。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连陷河北诸郡,张巡、许远死守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并被擒。张巡不屈,将斩之。又降霁云。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一起受死。见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二句诗人以南八自喻,表示决不屈服,皇天上帝可以为证。

★《北行别人》一诗,是谢叠山决心书,是绝命词,从容赴死,大义凛然。叠山与文天祥同榜进士,他比天祥年长十岁,晚于天祥六年以身殉国;他们的凛然大节,如双星并耀,照临于天地之间,永远值得后人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