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盱眙第一山①
2025年08月10日
题盱眙第一山
①
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②。
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③。
①盱眙,高宗建炎三年(1129)建盱眙军(今江苏盱眙),四年废,绍兴十三年(1143)复置,宋理宗绍定四年改招信军。第一山,即都梁山,在盱眙东南,北临洪泽湖。山有米芾书“第一山”刻石。绍兴十一年(1141)宋同金国订立丧权辱国的和约,割唐、邓二州与金,以淮水为两国的界河。盱眙在淮河南岸,是宋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两国使节来往都在盱眙过境;金使来时,宋臣都在此迎送。周密《齐东野语》:“南北通和时,聘使往来,旁午于道。凡过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璃泉,题诗石壁,以纪岁月,遂成故事,镌刻题石几满。绍兴癸丑,国信使郑汝谐一诗,可谓知言矣。”“绍兴癸丑”疑有误,癸丑为绍兴三年(1133),郑氏题盱眙诗当在绍兴十一年以后。
②忍耻包羞,用杜牧《题乌江亭》诗“包羞忍耻是男儿”句中词语。北庭,指金国。奚奴,奴仆。
③燕山,此指燕然山,即今蒙古杭爱山。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与耿秉击败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勒石记功。见《后汉书·窦宪传》。
★稍后于郑汝谐的蒋介有《第一山》诗云:“第一山前万里秋,野花衰草替人愁。中原好在平如掌,莫把长淮当白沟。”与郑诗同一感慨。蒋介,孝宗淳熙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