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 鸟①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②。
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
花深叶暗耀朝日,一暖众鸟皆嘤鸣③。
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④。
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⑤。
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
陂田绕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⑥。
谁谓鸣鸠拙无用,雄雌各自知阴晴。
雨声萧萧泥滑滑,草深苔绿无人行⑦。
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
其馀百种各嘲哳,异乡殊俗难知名⑧。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舌宜可憎⑨。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酒常恨无娉婷⑩。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⑪。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唯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⑫。
①庆历六年(1046)春作于滁州。
②候,节候,时令。
③嘤鸣,《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④绵蛮,鸟鸣声。《诗·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此以下十四句,每二句咏一种鸟,依次咏百舌、黄鹂、青竹笋、戴胜、斑鸠、泥滑滑、提葫芦。
⑤哑咤,鸟鸣声。
⑥戴胜,即布谷鸟。胜是一种妇女首饰,此鸟头上羽毛如戴胜,故名。
⑦泥滑滑,即竹鸡,其声似云“泥滑滑”,故名。
⑧嘲哳,鸟鸣声。
⑨我遭谗口,指遭受谗人诬陷。庆历五年(1045),谏官钱明逸等诬陷欧阳修,虽经“监勘”无罪,欧阳修仍谪滁州。
⑩娉婷(pīnɡ tínɡ),女子娇美貌,代指美女,此处指美女歌唱。
⑪花开,一作“花间”。
⑫灵均,即屈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史记·屈原列传》谓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又,屈原放逐,“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表面上谓“可笑灵均”,实为愤激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