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①

金陵怀古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馀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①金陵,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置金陵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改称秣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自京口徙治于此,改名建业;吴黄龙元年(229)自武昌迁都至此;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复改称秣陵;三年分淮水(秦淮)南为秣陵,北为建业,并改业为邺;晋愍帝建兴元年(313)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东晋王导尝言:“建康,古之金陵。”后世仍用金陵作为南京的别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并都于此,史称六朝。五代时南唐亦都于此。

②霸祖,指六朝的建立者,他们大多没有深厚的基础。二江,江东江西。长江自安徽境内到南京一段自西南向东北流,故有江东、江西之别,此地域大体为六朝统治地区。六朝每个王朝都不长,往往建国不久统治者即腐化堕落,随后即国破家亡。

③东府,即东城府,东晋时筑,故址在今南京通济门附近,临秦淮河。东晋简文帝宰相会稽王司马道子府第所在,南朝宰相府第亦多在此。其故址后为齐安寺。后庭犹唱,陈后主奢侈腐败,荒于国政,曾作有艳曲《玉树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黍离,《诗·王风·黍离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宗周,指西周都城镐京。麦秀,《史记·宋微子世家》写周武王灭商后,封箕子于朝鲜。“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殷民闻之,皆为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