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丁未(1067)进士,调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1072)除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改知吉州太和县。路过舒州,游三祖山山谷寺石牛洞,爱其地清幽,因自号山谷道人。六年移监德州德平镇。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十月任《神宗实录》检讨官、集贤校理。二年,除著作佐郎。绍圣二年(1095),以修《神宗实录》失实贬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因自号涪翁。元符元年(1098)又移戎州。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起复宣德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改知舒州,自请求知太平州。在州仅九天,罢勾管洪州玉隆观,旋又以“幸灾谤国”罪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崇宁四年九月卒于宜州,年六十一。

山谷与秦观、晁补之、张耒,称为“苏门四学士”,然诗与东坡并称“苏黄”,是宋代尊崇杜甫成就最大的诗人。创作极为严谨,风格凝重坚实,讲究章法句法。但锻炼过分,又好用僻典,故有些作品显得生硬甚至晦涩。北宋后期以至南宋,在诗界备受推崇,模仿者很多。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即以山谷为宗主。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