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清明游青阳峡①

乙巳清明游青阳峡

东山气象太猛悍,万马骎骎来楚甸

中分不肯割鸿沟,锻砺戈矛期一战

西山折北如西汉,独馀绛灌奔而殿

谁为刘项决雌雄,赖有韩彭力相援

卢沟直下两水合,泯泯暗流通一线

突为瀑布出山口,流沫成轮浪成漩

前逾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哪敢眄

沉沉南去若白虹,为屿为坻互隐现

凿开浑沌几千秋,世俗虽见如不见

今人虽有笔如椽,为写佳名传宇县

人间佳节重清明,呼儿折简招诸彦

一生能着几量履,佳处每欲经行遍

山灵着意劝游人,吞吐烟霞生万变

山阿玉女跪焚香,岩畔仙人一笑倩

居者俨若帝王尊,剑佩雍容侍闲宴

植者磊落如巨人,聚立广庭议封禅

拱者矫矫如勇夫,执戈夹戺著綦弁

平滩浅濑乍可揭,溪路曲随峰势转

葛屦偏宜苔藓滑,行襟时被蔷薇罥

当面烟岚舞翠蛟,出岫闲云飘素练

群行不复事拘检,眼正明时脚还倦

班荆共坐溪上石,粔籹浊醪具时馔

良辰无奈夕阳催,羽觞正要清歌荐

醒心况复有寒泉,玉池遍返成三咽

三分春色二分休,风外飞花时一片

古人行乐欲及时,半百之年犹掣电

惟有爱山缘未断,梦寐孱颜添健羡

一穷到骨不自治,虚负胸中书万卷

漫向山村老却人,生来不识荆州面

肝胆槎牙须酒浇,顾我非狂亦非狷

纷纷世无真是非,弃置从渠若秋扇

归来新月偃林梢,寂寞衡门掩深院

①乙已,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亦即蒙古乃马贞后四年。时金亡已过十一年,中原地区在蒙古统治下。青阳峡,诗人隐居地龙门山中的一处峡谷。

②猛悍,威猛强悍。骎骎,马疾行貌。楚甸,楚郊,指项羽来自楚地,为叶韵称为楚甸。

③鸿沟,水名,故道在今河南荥阳县北。秦末项羽刘邦一度以鸿沟为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锻砺,锻造磨砺。——“东山”四句,写青阳峡东边山势,仿佛项羽大军骎骎东来,不肯与刘邦中分天下,锻砺戈矛期待一场大战。

④绛灌,刘邦部下将军周勃、灌婴。殿,行军断后。《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⑤韩彭,刘邦部下大将韩信、彭越。——“西山”四句,写青阳峡西边山形。大山折向北去,后面两面山峰,好像刘邦留下绛、灌断后;后面高大的山峰,就像韩、彭准备与项羽一决雌雄。援,读去声,缐韵。

⑥卢沟,水名,由两河溪汇合。泯泯,消失貌。泯泯暗流,实指沟壑甚深,远望见不到水流,只见到“一线”。

⑦沫,水泡。漩,旋涡。——“卢沟”四句,谓卢沟由两水汇合,悄无声息流通一线,突然成为瀑布倾泻而下,水泡如轮翻转,波浪卷成旋涡。四句写水由远处流来。漩,读去声。

⑧石瓮,喻深水石潭。黛,青黑色,也指青黑色颜料。蓄,蓄积。膏,液态的油脂。渟,水积聚。黛蓄膏渟,形容积水清幽深邃。眄,视。哪敢眄,由于水深令人不敢逼视。

⑨沉沉,水深貌。由于水深,流动也给人沉稳的感觉。若白虹,水流远去,反映天光故若白虹。屿,洲岛。坻(chí),小洲。——“前逾”四句,谓水流百步落入深潭,水面一望如“黛蓄膏渟”,缓缓地流向远方如一道白虹,远处的洲岛时隐时现。四句写水向前面流去。

⑩凿开浑沌几千秋,犹言开天辟地以来。

⑪椽,搭在檩子上的木条,此泛指木条。虽,《广雅·释诂四》:“虽,岂也”。笔如椽,犹言大手笔。《晋书·王导传》附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宇县,犹言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宇县之中”,集解:“宇,宇宙。县,赤县”。——“凿开”以下四句,谓青阳峡如此奇观,几千年来,世俗虽常见却如不见,今人岂有大手笔为其佳名传天下。作者实有隐然自命之意。

自开篇至“为写佳名传宇县”二十句为第一大段,分三个层次,“东山”八句写山形,“卢沟”八句写水势,“凿开”四句谓如此奇观却不为世人所知,希望有大手笔写出为之传于天下。

⑫简,信札。彦,文士才人,指作者的友朋。

⑬履,木履。几量履,《世说新语·雅量》:阮遥集(阮孚)好履,“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履,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履!’神色闲畅。”量,通“两”。几量履,几双木履。——“人间”二句,过渡到清明游。折简招集友人,准备行具出发。

⑭山灵,山神。

⑮山阿,山深曲处。玉女,仙人,皆峰峦或石崖肖形。玉女焚香,喻山阿升腾的云气。倩,笑美貌。《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一笑倩,指肖形岩石在烟霞中的形容。——“山灵”以下四句写山中烟霞万变。

⑯居者,峰峦岩石如坐者。俨,庄重。雍容,仪容端重。剑佩雍容,指剑佩雍容的卫士。闲宴,《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宴。”韦昭注:“闲宴,犹清净也。”(原字作“间燕”,通“闲宴”。)按,《庄子·知北游》:“今日晏间,请问至道。”成玄英疏:“晏,安也。安居间暇而问至道也。”闲宴,亦即“晏间”(闲与间,宴与晏,皆相通)。有的峰峦石崖如尊严的帝王,剑佩雍容的卫士安闲地侍立两旁。

⑰植者,站立者。封禅,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泰山上设坛祭天,叫封;泰山下辟场祀地,叫禅。有的峰峦石崖如众多高超的巨人,聚立在广庭讨论封禅大典。

⑱拱者,拱立者。矫矫,勇武貌。戺(shì),堂前阶石的两端。綦弁,武士戴的皮冠。《尚书·顾命》:“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有的峰峦石崖如威武的勇夫,手执戈戟戴着皮冠夹立两阶。——“居者”以下六句,形容青阳峡里峰峦石崖的各种形象。

⑲滩,水中多石急流处。濑,湍急的水。揭,提起下裳涉水。《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二句谓,平滩浅濑涉水而行,溪路随着峰势曲折。转,去声,缐韵。

⑳葛履,用葛藤编制的草鞋。《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罥,挂碍,缠绕。二句谓葛屦恰好能防止苔藓路滑,行路衣襟常被野蔷薇挂住。

㉑岫,山谷。素练,白色丝娟。

㉒拘检,拘束。不复事拘检,即很随意,无拘无束。眼正明,因欣赏风光眼睛也感到清亮。——“平滩”以下八句,写溪路游赏。

㉓班荆,铺开柴草。粔籹(jù nǚ),一种油炸面食。浊醪,浊酒。时馔,时新食物。

㉔羽觞,酒樽。荐,进献。

㉕醒心,清心,此指醒酒。玉池,即上句的寒泉。三咽,吃几口。《孟子·滕文公》:“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㉖三分春色二分休,谓时值春深。苏轼《水龙吟》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风外飞花时一片,杜甫《曲江》诗:“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班荆”以下八句,写游山后坐地饮宴,无奈夕阳催晚,也感春光将暮。

自“山灵着意”以下到“风外飞花”二十六句为第二大段写游青阳峡观山涉水饮宴的过程。

㉗ 半百之年,时诗人年已五十。犹掣电,谓时光迅速,如电光一闪。

㉘ 孱颜,通“巉岩”,山岩高峻貌。李华《含元殿赋》:“峥嵘孱颜,下视南山。”健羡,非常羡慕。元稹《遣病》诗:“忆昨孩雅初,健羡成人列。”二句谓只有爱山的情缘未断,梦寐之间对高峻的山也更加企羡。

㉙ 一穷到骨,谓极其穷困。

㉚ 不识荆州面,言不遇识者。李白《上韩荆州书》:“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㉛ 槎牙,此用作撑拒梗塞之意。须酒浇,《世说新语·任诞》:“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狂、狷,《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后世使用往往脱离原义,泛指狂直偏激之意。二句意谓自己胸中梗塞,但并不偏激狂直。之所以老处山林,就因为世无是非。前后句须连系理解。

㉜ 纷纷,混乱之貌。如秋扇,暑热用扇,秋凉即弃置不用。古乐府《怨歌行》写皎洁团扇,“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二句谓这个纷乱的社会,没有是非,不如弃置一旁,不去管它。

自“古人行乐”以下到“弃置从渠”十二句为第三大段,写自己隐处山林的感慨。

㉝ 偃,隐。新月偃林梢,指新月刚出,还隐在林梢。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住居。《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陶渊明《与从弟敬远》诗:“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违。”——最末两句,写傍晚归来,收结全篇。

★这是金诗少见的七古长篇,凡六十六句四百六十二言。段克己于金国沦亡之后,隐处山林,内心不无悒郁,诗既写山林游赏之趣,又表现其梗塞忧愤之情。全篇结构严谨,用楚汉相持与诸多人物比喻山势颇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