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①
2025年08月10日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
①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②。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③。
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④。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⑤。
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⑥。
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⑦。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⑧。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⑨。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⑩。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⑪。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⑫。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⑬。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⑭。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⑮。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⑯。
①瑜上人,惠洪之友。灵石,山名,在福州福清县西南。鸣玉轩,惠洪书室名。断作语,断不作诗。决堤,喻破例,破戒。
②不数(shuò),不密,不多。
③窜南荒,指政和元年(1111)惠洪流窜到崖州(今海岛)。“惊悸”句,谓瑜上人担心惠洪,因惊悸而日枯瘦。
④郭,郭门。
⑤“覆却”句,形容游水时俯仰自如。
⑥开篇十二句,写流窜南荒,瑜上人为之忧虑,而自己处之泰然。
⑦纨,纨扇。剥啄,敲门声。
⑧瘦矍铄(jué shuò矍,居药切;铄,书药切),清瘦而精神健朗。
⑨兀坐,犹危坐。叙契阔,叙阔别之情。
⑩稻田衣,有水田一样格子的袈裟。王维《能禅师碑》:“多绝膻腥,效桑门之食;悉弃网罟,袭稻田之衣。”剪翎鹤,形容上瑜人极清瘦。
⑪悃愊(kǔn bì),诚恳貌。
⑫“僻居少过从”以下十六句,写瑜上人远来过访。
⑬裓(ɡé),衣襟,此泛指僧衣。
⑭遗索,形容山间小路如丢弃的绳索。
⑮病多语,以多语为患。多语,实指作诗。宋代往往因诗得罪,故有此语。
⑯“忽然欲归去”以下十二句,写瑜上人欲归灵石,求为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