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幼安殿撰造朝①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稼轩落笔凌鲍谢,退避声名称学稼

十年高卧不出门,参透南宗牧牛话

功名固是券内事,且葺园庐了婚嫁

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

忽然起冠东诸侯,黄旗皂纛从天下

圣朝仄席意未快,尺一东来烦促驾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

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但令小试出绪馀,青史英豪可雄夸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①辛幼安,即辛弃疾,号稼轩,辛曾为右文殿、集英殿修撰,故称殿撰。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明年春,应召赴临安,放翁赋诗送行。时放翁已八十高龄,稼轩亦六十有五。陆放翁、辛稼轩是南宋两位伟大的文学家,陆诗、辛词是屹立于江南大地的两座高峰,就其爱国篇章而论,在文学史上也是无独有偶;而本诗为表现两位诗人高谊的丰碑。

②鲍谢,南朝宋代诗人鲍照和谢灵运。学稼,辛弃疾以稼名轩。

③十年高卧,辛弃疾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免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家居十年,至宁宗嘉泰三年(1203)才又被起用。参,佛家的一种修养方法,学习领悟之意。南宗,禅宗的一派。五祖弘忍以后分为两派,北宗为神秀所创,南宗以慧能为宗。牧牛话,《景德传灯录》:“慧藏禅师一日在厨作务次。[马]祖问曰:‘作什么?’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来。’祖曰:‘子真牧马师。’”佛家从拽住牛鼻比喻修炼能抓住放心。此指稼轩能安于闲退,不为外物所动。

④券,契约。券内事,谓如同订了契约,满有把握。了婚嫁,了却儿女的婚姻事务。后汉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男女婚嫁既毕,即不再问家事。

⑤昌谷,在今河南宜阳县境,唐李贺曾住于此,因代指李贺。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李贺每出门,“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邺侯,唐德宗宰相李泌封邺侯。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⑥忽然起,指稼轩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黄旗皂纛,安抚使的仪仗。皂,青色。纛(dào),大旗。

⑦仄席,即侧席,侧身而坐。《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李贤注:“侧席,谓不正坐,所以待贤良也。”尺一,指皇帝诏书,以尺一长的木版书写。

⑧管仲,春秋时齐桓公卿。萧何,汉初名相。

⑨天山,代指极远的边疆。挂旆,树起大旗。少须,略等些时间,即放后一点。嵩华,嵩山、华山。先挽银河洗嵩华,意即收复中原,洗刷长期沦陷的污辱。

⑩中原麟凤,指中原的抗敌志士。吓,带威胁性的象声词。不足吓,指极其容易,不值得一吓。

⑪绪,思绪,指智谋。出绪馀,出智谋之馀,亦言其易。

⑫罅(xià),裂缝,空隙,比喻缺失。“古来”二句,谓立事需戒轻率,以免小人乘隙进谗。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因组织不密,内部不和,致有符离之败,之后谗人蜂起,极力攻击张浚,打击主战派。放翁无疑记忆犹新,故劝稼轩慎重从事。

⑬灞亭,在长安东。《史记·李将军列传》记李广被罪赎为庶人,家居蓝田数载。“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灞陵亭,灞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后李广拜右北平太守,李广请霸陵尉同行,至军即斩之。放翁劝戒稼轩,要以大局为重,深仇积愤在外敌,不要计较小怨小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