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君实独乐园①

司马君实独乐园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履,竹色侵盏斝

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尤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

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

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

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

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①司马君实,即司马光。神宗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反对新法,出知永兴军,次年退居洛阳,筑独乐园。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知徐州,司马光寄来《独乐园记》,轼为作此诗。时司马光年五十九,苏轼四十一岁。

②斝(jiǎ),酒器。

③尔雅,犹言有古风,存正道。

④冠盖,衣冠车盖,代指士大夫。洛社,白居易晚年居洛阳,结洛社,此处借用。

⑤“虽云”二句:《孟子·梁惠王下》提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司马光为儒家者流,筑园却偏名独乐,表示其不随流俗的执拗态度,而在当时则表示对新法的抗拒。

⑥才全德不形,语出《庄子·德充符》。才,通“材”,犹言质性、本性。才全,谓质性全备,不受外物的损害。形,显露。德不形,德不显露出来。所贵知我寡,出《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原文两句话是平列的,意谓理解我的很少,效法我的尤为难得。则,效法也。苏轼用王弼注,把两者理解为承接关系,以“则”为连接词,以“贵”为贵重之意,谓知我者少则我更为可贵。所贵知我者寡,表示为一种不随流俗的人格。

⑦四海,犹言天下。陶冶,陶铸冶炼,引申为施行教化。

⑧造物,大自然,此处即下句的“天”。舍,放弃。

⑨赭,红色。古代罪人着赭色。天所赭,犹言天给判了罪,永远逃不脱声名追逐,亦即“造物不我舍”。

★苏轼是司马光的崇拜者,他们政治观点一致,故诗对司马光作了高度歌颂,其景仰之情甚至超过了对欧阳修的崇敬。他们的政治是非让历史学家去评论,我们只认为诗是写得好的,平实而严谨,并不乏幽默的笔调,无论写景、抒情都饱蘸着感情,为苏集中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