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①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高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②。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③。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④。
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⑤!
①盱眙军东南第一山,即都梁山。此亦淳熙十六年(1189)冬杨万里充金贺正旦使接伴使时作。接伴金使,例在都梁山迎送。下文“王事”即指此。参见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诗注。
②建隆,宋太祖年号。建隆家业,指宋太祖建立宋王朝,统一中国。庆历,宋仁宗年号。杨万里以仁宗庆历为北宋太平盛世,故云。春风,一作“风烟”。
③廊庙,指朝廷。谋谟,谋划国家大政。童蔡,童贯、蔡京。京洛,唐代指长安洛阳,北宋都于汴京,则指汴京洛阳;此重在京。博,取。幽燕,泛指今河北和辽宁南部地区,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为燕国,诗中实指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地域较幽燕要宽。二句是对徽宗朝用人执政的批判。徽宗荒于政务,信用童蔡等权臣奸相,玩弄权柄,隳败国政。他们侈谈收复幽燕,而后来连中原都全部沦丧。
④白沟,五代至宋时,白沟自今河北定兴县西向东流,经今白沟河镇、霸县信安镇,直抵天津。宋辽以白沟为界,故又称界河(明初白沟改道,故道堙塞,今白沟河在河北新城县东,北向南流)。鸿沟,战国魏惠王时所开运河,故道自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开封,折而南向至淮阳注入颍水。楚汉相争时一度以鸿沟为界,沟以西归汉,沟以东属楚。宋辽或宋金边界都与鸿沟无涉,作者是为组成“巧对”才把鸿沟扯了进来,句意只是说明宋与北方邻国的界河本在遥远的北方。易水,在河北省西部,为大清河上源之一。元初郝经《白沟行》云:“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可知易水同白沟一样是北宋北边的界河。自中原沦陷,宋室南迁,金宋界河一下南移千里到了淮河。
⑤川后,水神。淮水北属金人,南为宋国,水神也讲世情,迁就南北,两涯的船只都予维护。
★宋金的外交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接待敌国的使臣更不是轻松的任务。杨诚斋站在淮河南岸第一山头,遥望北方:“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登高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是一种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