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①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②。
避秦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③。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④。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⑤!
①桃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写晋太元中有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其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后桃花源就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为历代诗人所歌咏。
②望夷宫,秦宫名。鹿为马,秦二世三年(前207)八月,“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说明秦廷政治混乱,权臣横暴。秦人半死长城下,言秦筑长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
③商山翁,即商山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因避乱逃入山中。后刘邦欲废易太子刘盈,太子用张良谋,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刘邦因此以为太子羽翼已成,不再废易。按,《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都只言四人逃匿山中,不言在商山,也无四皓之称。颜师古注乃云“四人者,所谓商山四皓也。”种桃者,《桃花源记》谓桃花源里避乱秦人耕种为生,与世隔绝,种桃原于韩愈《桃源图》诗“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句。
④长安,汉都长安,后世往往以长安代指首都。
⑤重华,即虞舜,古人以之为理想的君主。经几秦,谓如暴秦一样的乱世不断出现。“闻道”四句,言桃花源中人从渔人口中得知秦亡以后,天下仍战乱不断,因而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