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池怀旧
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②。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③。
①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作,时苏轼为凤翔判官。渑池,县名,今属河南。
②“老僧”二句:苏轼兄弟往年过渑池,曾留宿县中僧寺,受到寺僧奉闲接待,曾题诗壁上。至此奉闲已死。塔,僧人死后筑塔藏其遗骨或骨灰。
③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二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师伐郑,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后因以二陵代指崤山。
★“雪泥鸿爪”是有名的人生比喻,使后人无不为之倾倒。然此诗后四句衔接不密,结构颇嫌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