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游
陆游(1125—1211),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童年即遭遇国难,辗转道路,间关兵间。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赴临安应试,明年又试于礼部,皆名列前茅,后因秦桧要录其孙子第一而被黜。绍兴二十八年(1158)始任宁德主簿,迁枢密院编修。隆兴元年(1163),孝宗召见,赐进士出身,出为镇江通判,旋为隆兴通判。张浚符离失败,陆游以“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乾道六年(1170)除夔州通判。八年(1172)应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干办公事,西上汉中。未几,王炎被召回临安。陆游调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乾道九年(1173)权通判蜀州,摄嘉州事。淳熙元年(1174)冬,摄知荣州事,除成都府路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参议官。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知成都府,权四川制置使。范、陆二人以文字交,甚为相得。陆游在蜀,“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人讥其不拘礼法,恃酒颓放,因自号放翁。淳熙五年(1178)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茶盐公事。在江西时,因奏请拨义仓赈济灾民,于淳熙七年(1180)十二月免职,反归故乡山阴。淳熙十三年(1186)起权知严州,十五年(1188)除军器少监。明年光宗立,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又奏陈时弊,力图恢复,年底即被劾去官,复回山阴。家居山阴二十年,于宁宗嘉定三年去世,年八十六①。
陆放翁一生创作极丰,现存诗尚多达九千三百首。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最为突出的是对于神州沉陆宋室衰颓的忧叹与主张征战恢复中原的奋呼。其抗敌壮志,爱国热忱,见于行动,形诸梦寐,自垂髫童龀至于耄耋高龄,未曾一日忘怀。“亘古男儿一放翁”,乃成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爱国诗人。其诗豪宕感激,畅达明快,尤长于七古长歌与七言律诗,以其最能表达诗人充沛的感情与豪迈的气势故也。有《陆放翁全集》。
①《宋史·陆游传》谓陆游“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清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据陆《未题》诗“嘉定三年正月后,不知几度醉春风”,又据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陆“嘉定庚午年八十六”,定陆游卒于嘉定三年庚午(1210),年八十六。然陆游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已是公元一二一一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