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昔
先皇立国用文儒,奇士多为笔墨拘①。
澶水归来边奏少,熙河捷外战功无②。
生前上亦知强至,死后人方诔尹洙③。
蝼蚁小臣孤愤意,夜窗和泪看舆图④。
①“先皇立国”二句:宋太祖赵匡胤出身行伍,以点检而为天子,恐武将效尤,因此“杯酒释兵权”,朝廷重用儒臣,武将纵有职而无实权,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终有宋之世,军防贫弱,对待外敌,强盛之日也只消极防御,衰弱之时不惜称臣纳币。笔墨拘,拘于笔墨之间,即写诗作文。
②澶水,指澶(chán)渊,湖泊之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契丹)军南侵,深入宋境,真宗恐惧,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南走金陵,知枢密院事陈尧叟议西迁成都,宰相寇准坚持真宗亲征。真宗勉强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连战皆捷,并射杀辽大将挞览。在宋军告捷,辽国请和的有利条件下,真宗仍遣曹利用赴辽军“议岁币”,并口谕“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又在寇准坚持下,终以岁币三十万、绢二十五万匹成约,史称“澶渊之盟”。见《宋史·寇准传》。熙河,即熙河路,治熙州(今甘肃临洮)。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韶上《平戎策》,主张抵御西夏,当先复河湟,为神宗所赏识,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韶因按边,说服吐蕃部俞龙珂率属十二万口内附。韶又建言开辟渭源至秦川土地,受到王安石的积极支持。神宗以韶知通远军(今甘肃陇西)军事。熙宁五年(1072),王韶大破羌兵,城武胜,建为镇洮军,复击吐蕃木征,降其部落二万。宋廷更镇洮为熙州,以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即熙河路),韶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熙宁六年取河州,大败木征,连拔宕、岷二州,叠、洮羌人皆以城附。军行五十有四日,涉千八百里,得州五。是北宋一代少有的胜利。王韶(1028—1079),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韶用兵有机略,每战必捷。官至枢密副使,出知洪州、鄂州。元丰四年卒,年五十二。见《宋史·王韶传》。
③强至,杭州钱塘(今杭州)人,“以文学受知于韩琦,终祠部郎中。”见《宋史·强渊明传》。“生前上亦知强至”事待考。尹洙(1001—1047),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北宋古文家,其文多论西北军政。曾作《叙燕》、《息戍》等论着,极力主张加强武备,充实兵力,抵御西夏的攻掠。“自元昊不庭,洙未尝不在兵间,故于西事尤练习。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尽当时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费,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见《宋史·尹洙传》。
④蝼蚁小臣,诗人自指。
★《感昔》一诗,是刘后村对有宋一代历史的反思。宋王朝之所以孱弱,在于一开始就有战略上的失误。国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不是没有可征之将,然都不得伸展,即使在其隆盛之时,亦萎靡不振,面对强敌畏葸不前,终导致不可收拾,偏安江左,大局危殆,故后村面对舆图而忧恨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