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①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①癸巳,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是年蒙古军攻陷汴京,五月初三日,元好问被蒙古军羁管,从青城北渡聊城,在途中作为此诗。诗中描绘出战后凄惨景象,揭露了蒙古军残暴的掠夺行为。

②累囚,用绳索相连缀的囚徒。旃车,上有毡制篷盖的车。旃,同“毡”。

③红粉,指被蒙古军掳掠而去的中原妇女。回鹘,即回纥,古代散居在漠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唐德宗时,回纥可汗请改回纥为回鹘。此指蒙古军。

④大乐,大乐署,金宫中掌雅乐之所。编钟,乐器名,成组编排的铜钟。此泛指各种乐器。据载元朝初年,曾大量搜括金朝乐器。见《元史·礼乐志》。

⑤几何,多少。浑载,满载。浑载汴京来,把整个汴京都载来了。

⑥桑梓,桑树、梓树,常植于村社家室旁。《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用以代指故乡。龙沙,《后汉书·班超传赞》:“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刘昭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诗后原注:“桑梓其剪为龙沙乎?郭璞语。”桑梓变龙沙,意谓家乡残破成一片荒凉。

⑦河朔,黄河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