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杜诗集

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弧冢耒江滨

①风雅,代指《诗经》,此外又代指前此古典诗歌。无伦,无与伦比。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碌碌,平庸之貌。句意谓杜甫气吞风雅,无与伦比,而在当时却被视为碌碌平庸,不被珍重。

②“自是”句: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非关”句: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谓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③镌镵(juān chān),雕刻。三千首,约而言之,杜诗现存一千四百馀首。四百年,自杜甫至王令约四百年。

④“寂寞”句,用杜甫《梦李白》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句意。孤冢耒江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流落湖南,拟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阳,卒于耒水舟中,当时草草葬于江边。四十三年之后,其孙杜嗣业始迁葬于河南偃师首阳山下。孤冢耒江滨,指其遗圹,或当时人尊敬杜甫,耒江滨仍存其虚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