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七首

昔游诗七首

夔早岁孤贫,奔走川陆,数年以来,始获宁处。秋日无谓,追述旧游可喜可愕者,吟为五字古句。时欲展阅,自省生平,不足以为诗也。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

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度其中,晃晃惊我神。

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边宿。

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

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

篙师请小泊,石矴沉泥沙。

是中大无岸,强指苇与莎。

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总下泪,自谓喂鼋鼍。

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

转眄又已没,但见千顷波。

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炮,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下山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我乘五板船,将入沌河口

大江风浪起,夜黑不见手。

同行子周子,渠胆大如斗。

长竿插芦席,船作野马走。

不知何所诣,生死付之偶。

忽闻入草声,灯火亦稍有。

杙船遂登岸,亟买野家酒

天寒白马渡,落日山阳村

是时无霜雪,万里风奔奔。

外旃吹已透,内纩冰不温

吹马马欲倒,吹笠任飞翻。

不见行路人,但见草木蕃。

忽看野烧起,大焰烧乾坤

声如震雷震,势若江湖吞。

虎豹走散乱,麋鹿不足言。

夜投野店宿,无壁亦无门。

此行值三厄,幸得躯命存。

明发见老姊,斗酒为招魂。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攀援始得上,幸有人见接。

荒村两三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闲对妻儿说。

濠梁四无山,陂陀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纵饮面无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初亦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若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

徘徊望神州,沉痛英雄寡!

①洞庭,湖南北部大湖,南纳湘资沅澧诸水,北与长江相通。

②龙阳县,今湖南汉寿。五河,原注:“澧、沅、资、湘、大江。”

③九山,当即下九马山,其地当在汉寿县境。

④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唐天宝末安禄山叛乱时,张巡许远坚守于此。至德元载三月,安禄山将令狐潮等率四万馀众攻雍丘,“设百炮环城,楼堞皆尽,张巡于城上立木栅以拒之”。见《资治通鉴·肃宗至德元载》。然所攻者为雍丘,非睢阳,或白石误记。

⑤沌河口,在汉阳西大江边。沌,音篆(zhuàn),与“混沌”之沌(dùn)形同音义并异。

⑥杙(yì),木桩。杙船,把船用绳拴在木桩上。

⑦山阳村,姜夔姊所居汉川村名。原注:“汉阳县界。”

⑧旃,同“毡”。外旃,外面穿的皮裘。内纩,里面穿的丝棉袄。

⑨野烧,野火。

⑩舲,有篷窗的小船。扬舲,开船出发。

⑪濠梁,在安徽凤阳东北。

⑫赭,红色。面无赭,谓饮酒不红脸。

⑬鞚(kònɡ),马勒,此实指拉住马勒的缰绳。句意谓,因风大,在袖中紧紧地拉住马缰。

★《昔游诗》纯用白描手法,追述往事,历历如在目前。用极其流畅的语言,写五言古诗,如此形象地述说生动的旅途情节,在诗史上极为罕见。姜白石风流词客,于国运时艰,不甚萦怀,而于《昔游诗》后,结尾忽出“徘徊望神州,沉痛英雄寡”二句,仿佛南渡以后遍体疮痍的神州大地发出的一声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