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熙老所藏风雨图①
2025年08月10日
吴熙老所藏风雨图
①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遶②。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乘雷离电绕③。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
香炉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④。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着丛筿⑤。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⑥。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⑦。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⑧。
①吴熙老,诗中称吴丞,注谓“熙老在罗田催科”,则吴为罗田县丞。诗中有“张公此诗古来少”可知此诗为和作。
②匡山,即庐山。遶,包围。
③“震气”句,《易》卦震为雷,故风雷称震气;离为火,故电光称离电。
④“香炉”二句,庐山有香炉峰、石门山。石门两峰如双阙,中有山谷细路。剿,扰乱,此处为惊怖之意。
⑤筿(xiǎo),竹。此泛指竹木。
⑥生绡,素绢,用以作画。盘礴,同“磅礴”,广大壮阔之貌。数幅生绡并不甚大,一作风雨图,便觉气势磅礴。
⑦北窗风凉,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退自公,自公府回家休息。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⑧使君,宋代称郡守为使君。青铜,铜钱,指公家赋税。作者原注:“熙老在罗田催科,不用鞭菙而办。”结末四句意谓使君在北窗凉风下读诗观画,意兴无穷,故虽三伏热天也意态安闲,心地宽厚,故催缴赋税不用鞭打百姓。由此推断,在一般情况下催科必用鞭菙,统治者之残酷可见一斑。
★诗写得明白通畅,颇有气势。且将艺术与政事关联,亦别出心裁。“江翻”二句用推断虚写,为篇中弱句。又,如此短篇,而两用“晓”韵,“遶、绕”二字,实亦相通,可知才力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