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①

桃源行

山中三月山桃开,红霞烂漫无边涯。

山家藏春藏不得,落花流水人间来。

忆昔携家窜岩谷,秦人半向长城哭

回头尘土失咸阳,缯弋徒劳羡鸿鹄

冬裘夏葛存大朴,小国寡民皆乐俗

昼永垣篱鸡犬闲,春晴门巷桑榆绿

渔郎偶到本无心,仙境何缘得重寻?

今日武陵图上看,唯见云林深复深。

①桃源,即桃花源。典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后桃花源遂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历代诗人歌咏者甚多。

②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防御匈奴南侵,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在战国时燕、赵等国原有长城基础上加以连接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成为万里长城。王安石《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③咸阳,秦首都,今陕西咸阳市。缯弋(yì),带有丝绳的箭。句意谓鸿鹄高飞,缯弋无法射到;比喻逃入桃花源的秦人,秦统治者的严刑峻法对他们已无可奈何。

④裘,皮衣。葛,葛衣;葛为一种藤蔓植物,其纤维可以织布。大朴,原始状态的淳朴。小国寡民,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小小城堡,很少居民,保持原始的生活。《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⑤“昼永”二句:昼永,日长。陶渊明《归园田居》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