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一)水体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1.中毒性疾病

(1)慢性甲基汞中毒 天然水中含汞量甚微,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汞污染,主要来自化工、塑料、仪表、冶炼、灯泡等工业废水以及废旧医疗器械。污染水体的汞,特别是底泥中的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汞。甲基汞可溶于水,可从底泥回到水中,水生生物摄入的甲基汞,可以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最终危害人类。水俣病是由于长期食用了受甲基汞污染的海产品所致的,其实是慢性甲基汞中毒。

(2)慢性镉中毒 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随着采矿、冶炼和电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含镉废水排入河流而造成镉的污染。当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日本“痛痛病”即由于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及食用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慢性镉中毒。

2.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生长繁殖,聚集成团块,漂浮于水面,影响水的性状,使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叫作赤潮,在淡水中叫作水华。此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大量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