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康复

(二)颅脑损伤的康复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皆可单独发生,更需警惕其合并存在。颅脑损伤的预后,取决于自身损伤的严重程度,对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处置水平。早期的康复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有很大帮助。

1.康复目标 颅脑损伤总的康复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的能力。

2.康复评定 轻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而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遗留的功能障碍各不相同。患者在出院前,应该进行全面的康复评定,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全身状况、功能状况、性格、情绪和器质性精神障碍、社会心理障碍、社区环境、家居环境及支持者状况、康复预后的评定等。

3.康复治疗

(1)开展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的形式 社区康复治疗人员应对患者一般情况、康复治疗开展情况、病情转归情况进行定期随访。

(2)适应社区及家庭康复训练患者应具备的条件 ①患者能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听觉理解能力基本正常,情绪基本稳定。②全身情况基本良好,病情稳定,心肺功能基本正常。③无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3)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的基本内容 ①言语、吞咽障碍以及运动功能康复。②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③迟发性癫痫的康复治疗。

4.转介服务 需要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颅脑损伤患者包括以下情况:①意识障碍、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高热,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不平稳状况时。②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不平稳、发热、咳嗽、排痰困难时。③患者情绪不稳定,或是情绪亢奋,有暴力倾向,毁物伤人;或是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甚至有自杀倾向时。④患者出现严重吞咽困难,甚至完全不能进食时。⑤患者全身情况衰竭,严重呕吐或腹泻,少尿时。⑥患者出现不明病情突然加重时。⑦迟发性癫痫患者,在服药期间仍然反复出现抽搐症状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社区康复人员及家庭成员应及时与上级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安排好转诊事宜。

5.康复预防 在社区活动中设置“健康课堂”,定期开展讲座。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中强调提升社区居民医疗、保健、预防意识,普及职业安全教育等。

(2)二级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尽可能做到:①院前急救:车祸现场应针对受伤程度不同的患者予以适当处置,对于昏迷患者应摆放好头部位置,避免误吸。②住院期间:要针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在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帮助。

(3)三级预防 对于已返回到社区或家庭的康复治疗患者,尽可能做到:①让患者尽快熟悉社区环境、家庭环境,进行必要的防跌倒、防次生伤害教育。②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教育,让患者逐步适应伤残状态,调整好心态,避免因心理过激的原因出现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