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老年人 目前对老年人年龄划分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人的老化受遗传、环境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影响而有较大的个体差异。2000年WHO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确定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认为65岁是进入老年期的标准。2013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按时序年龄的划分标准为45~59岁为老年前期,即中老年人;60~89岁为老年期,即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

2.人口老龄化 是指在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系数相应增长的一种发展趋势。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标准和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3.老年人口系数 衡量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是判断社会人口是否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的指标。老年人口系数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量/人口总数×100%。例如,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时,老年人口系数=(60岁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100%。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老年人口系数越大,则老龄化程度越高;老年人口越多,老龄问题就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