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医生护士来帮助和指导,社区参与模式也能有效地为病人提供生活方式咨询和用药指导等,从而极大地促进本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在于消除病因,如消除感染、治疗甲状腺疾病、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等。近年来,“心血管事件链”的提出,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更新。强调这一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使防和治达到有机统一。

1.控制有关危险因素 各种危险因素中,除性别、年龄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外,大多数是可以控制的。为此人们必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规范健康饮食及规律生活,从根本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低盐饮食、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适度参加体育运动等。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病因比较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消除病因可使相关的心脏疾病减少甚至不再出现。很多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是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发病的,可用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的方法消除病因。对目前尚无办法或难以根治的心脑血管病,主要措施是纠正其病理生理变化,延缓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3.主动进行风险评估,提前观察预警症状 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及病史,对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进行评估。提前观察并科普冠心病发作、脑卒中发作预警症状。

冠心病发作预警症状:胸前区疼痛或不适;呼吸困难或气短;恶心、呕吐;轻度头晕、头痛;突然出冷汗、面色苍白。

脑卒中发作预警症状:面部、手臂或腿麻木、乏力;精神错乱、说话困难;视物不清(单眼或双眼);行走困难,走路不稳;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晕厥或意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