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灾害

(一)地震灾害

1.特点 破坏性;突发性;不可控性;地区性;频繁性;连发性。

2.危害

(1)生理伤害: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休克与感染;烧伤。

(2)心理、精神伤害。

(3)人员死亡。

(4)公共卫生问题:水源污染;媒介生物孳生;生态环境破坏食品污染传染病流行等。

3.救援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加强环境卫生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卫生控制措施;加强饮水卫生控制措施;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

4.地震灾害的处理

(1)处理原则:首先搜寻、集中患者,然后检伤分类,先重后轻,现场抢救,及时转送。

(2)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的腕带,对轻、重、危重伤患者和死亡患者进行标识,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危急患者及有抢救价值的患者优先得到抢救,一般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3)早期救治:采取先救命、再治伤的救治原则:对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要清除患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尽早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其他患者予以对症治疗,给予止血、补液、清创、包扎、保温、吸氧等治疗。对于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予以临时固定。

(4)移动患者:对于地震患者,发现、怀疑有脊柱骨折时,搬动要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搬运时,应由3~4人分别托扶患者的头、背、臀、腿部,抬放至硬质担架上,然后固定运送。

(5)转运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