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业勤.初级卫生保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治疗化改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杨辉.初级卫生保健与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及挑战[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07-3410.
[3]刘明清,王万荣.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杨柳清.预防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5]戚林,王永军.公共卫生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6]傅华.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7]Shafieian M,Kazemi A.A randomized trial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pregnancy based on health belief model[J].J Educ Health Promot,2017,6:40
[8]田向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9]陈金宝.社区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10]张先庚.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1]赵小玉.护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12]Karen Glanz,Barbara K.Rimer,K.Viswanath.Health behavior: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5e)[M].San Francisco:John Wiley & Sons,Inc,2015.
[13]余金明.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4]陈金金.护理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15]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6]何国平.社区护理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7]李春玉.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19]王筱筱,段宏为,林航,等.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4):570-574.
[20]汤仕忠.社区保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陈锦治.社区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2]黄亚博.实用社区卫生保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3]李春玉.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4]曹文元.传染病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6.
[25]侍杏华.传染病学[M].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2.
[26]杜雪平.全科医生基层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7]李鲁.社区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8]徐文灿.皮肤性病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6.
[29]艾娟.内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30]崔树起,杨文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1]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2]钱晓忠,潘宇峰,倪衡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流程汇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33]邢文华,韩丽媛,王应白.社区卫生服务时间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4]周恒忠,夏晓萍.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35]祝墡珠.全科医学概论[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6]梁万年,郭爱民.全科医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7]刘云秀,彭电落,龚建平,等.社区医疗巡诊模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8,23(24):80-82.
[38]熊吉峰.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压力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637-642.
[39]齐文娟.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6):812-815.
[40]王刚.社区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1]朱天民.社区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2]刘晓华,钱敏雷.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与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09):510-512.
[43]岳茂兴,王立祥,王东明,等.地震现场救援与卫生应急医疗处置专家共识(2017)[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7,(04):193-205.
[44]付熙明,袁龙,刘英.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7,(05):577-579.
[45]黎敏,李超乾,卢中秋,等.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06):333-347.
[46]季淑艳,房民.突发危险品爆炸事故伤员的急救护理体会[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07):627-628.
[47]高婷婷,田军章,王声湧,等.卫生部门应急风险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3):252-256.
[48]张磊,阮桢.100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及消防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3):337-340.
[49]郭庆山,张连阳,何武兵,等.灾难环境中开放性损伤的救治技术规范[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06):310-311+319.
[50]王立祥,孟庆义,余涛.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01):1-23.
[51]王甲莉,徐峰,陈玉国.心肺复苏2017重大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3):237-239.
[52]郑进.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08):459-461.
[53]樊超.海姆立克急救法[J].大家健康,2016,(06):73.
[54]MCCOY CE,CHAKRAVARTHY B,LOTFIPOUR S.Guidelines for Field Triage of Injured Patients: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published by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West J Emerg Med,2013,14(1):69-76.
[55]邓晓婷,陈冠林,黄莹偲,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方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3).
[56]王声涌,林汉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7]石泽亚.自救互救他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58]祝益民.卫生应急管理培训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5.
[59]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版[S].2013.
[60]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1]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