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林模式
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由美国著名的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主创,是应用最广泛的健康促进诊断和评价模式。该模式将健康促进计划分为2个阶段和9个步骤,见图3-1。格林模式的理论框架由PRECEDE(Predisposing,Reinforcing,and Enabling Causes in Education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阶段和PROCEED(Policy,Regulatory,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阶段构成。PRECEDE指在教育评估诊断时,将影响目标行为的因素整合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PROCEED指实施教育干预时,给予政策、规范和环境等支持,最终评价干预对目标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格林模式9个步骤的具体内容为:
1.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 包括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评价,生活质量受社会政策、社会服务、卫生政策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社会环境评价包括对社会政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卫生服务系统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性、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和对健康投入情况的评价。
2.流行病学诊断(epidemiological diagnosis) 包括威胁社区人群生命与健康的主要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健康问题的易感人群及其分布特征;疾病或健康问题在地域、季节、持续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最为敏感的干预措施;可能获得的预期效果等,为确定干预重点和目标人群提供依据。
3.行为环境诊断(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diagnosis) 确定导致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和环境因素,通过分析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确定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能够确定为干预目标的行为和环境。
4.教育与组织诊断(Educ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agnosis) 明确特定的健康行为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资源情况确定优先目标,明确健康促进干预的重点。这些因素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5.管理与政策诊断(administrative and policy diagnosis) 包括制订执行计划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支持健康促进计划的资源以及条件(如人力、时间等),有无进行健康促进的机构及其对健康促进的重视程度,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健康促进项目开展的支持程度等。
6.实施计划(implementation) 即按照已制订的计划执行、实施健康促进各项活动。实施过程包括事先确定工作时间表,做好充分的准备,组建实施项目的组织机构,并组织和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配置必要的健康教育设备和材料等。
7.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 在实施健康促进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各项活动的执行情况,教育对象的参与情况及满意度,项目资源的消耗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相关组织间的沟通情况,项目档案、资料的记录和留存情况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促进健康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8.效应评价(impact evaluation) 对健康促进所产生的影响及短期效应进行及时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干预对象的知识、态度、信念的转变。
9.结局评价(outcome assessment) 当健康促进活动结束时,按照计划检查是否达到长期及短期目标,重点是长期目标。评价健康促进是否促进了身心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常用评价指标有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等。

图3-1 格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