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流程管理
2025年10月13日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流程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城乡居民接触医疗服务的首要环节。新医改以来,我国逐步完善了分级诊疗制度,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功能定位并建立了有机联系机制。围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各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围绕总体要求、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是其中重要的工作机制。分级诊疗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的是实现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层首诊和转诊,并构建布局合理、层级优化、功能完善、协同联动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疾病诊疗特点,围绕患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不同需求提供科学、适宜、连续、高效的诊疗服务。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概括起来16个字,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新常态下,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内涵,侧重于体系各层级间诊疗功能的有机整合与协同,通过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分工,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的下沉,规范就医秩序,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