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括约肌和自主神经等功能障碍。颈脊髓损伤造成上肢、躯干、下肢及骨盆脏器的功能损害时称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截瘫。截瘫包括马尾和圆锥损伤,但不包括骶丛病变和椎管外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1.康复目标 脊髓损伤患者社区康复的总目标是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根据患者的意愿,在充分评定的基础上,采用全面康复的有效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其家人在健康促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辅助器具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达到与其损伤程度相适应的最大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家庭和社区环境,以利于患者无障碍地生活;同时,根据患者的意愿,促进其在教育、技能发展、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尽可能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2.康复评定 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全面和充分的评定,以了解他们目前的功能状态和康复需求。脊髓损伤患者的评定通常应包括:康复需求、社区生活能力、职业能力、心理与情绪状态及功能恢复的预测的评定。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唯一治疗方法。因此,损伤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康复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1)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患者应具备的条件 ①全身情况较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②无感染发热、心慌、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下肢水肿、自主反射亢进等。③能理解指导人员或家属说的话,并能按指导人员或家人的指导行动。④有康复欲望,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认知方面的障碍。
(2)开展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应注意事项 请扫描章前二维码。
(3)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的基本技术 ①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技术。②转移方法。③轮椅操作方法。④行走和上下台阶训练方法。⑤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4)矫形器和辅助器具的应用与选择 请扫描章前二维码。
(5)心理康复 康复治疗应帮助患者解决所面对的心理障碍,减少焦虑、恐慌、抑郁等精神症状,耐心细致地对患者的问题给予鼓励性回答,使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通过回想自己受伤前对类似患者的反应,来理解和适应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方式;同时,指导家属或朋友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多接触病友,缓解对残疾的恐惧感,通过向患者展示过去康复患者的案例,鼓励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
(6)教育康复 针对患者回归社区后的教育,应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于个人目标、过往生活经历和促进自尊恢复。帮助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获得合适的学习机会,以及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技能,如自理、交通、购物、适当的社会活动、自信自尊、性知识、婚姻和养育后代、保护健康,残疾人的权力等。同时积极促进残疾人组织、相关医疗机构、相关政府部门的人员参与进来。
(7)职业咨询与培训 当患者获得足够程度的恢复,并且适应社区生活后,应考虑安排患者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准备,协助患者进行职业再规划、再培训,开展力所能及的就业工作。
(8)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处理 请扫描章前二维码。
4.转介服务 脊髓损伤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转介:①患者需要做某些特殊检查和治疗时。②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社区条件有限,不能处理时。③在社区康复中,出现损伤平面上升、功能障碍加重时。④当患者需要轮椅代步,需要矫形器、生活自助器具和其他用品辅助器具改善功能,而社区因条件所限不能提供时。⑤适时对其他脊髓损伤患者的婚姻及性生活、房屋、道路及室内设施的无障碍改造等方面进行指导,可向社区相关负责部门和专门机构进行转介。
5.康复预防
(1)脊髓损伤的预防 目前国内导致脊髓损伤的前3位原因是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和重物砸伤。意外事故发生后,如怀疑有脊髓损伤,则应采取如下正确的方式小心搬运患者:参与的几个人同时用力,将受伤者身体进行整体移动至担架上进行转运,切忌一人拖拽或几人在搬运中用力不同步而使得受伤者身体扭转或扭曲而加重损伤。
(2)社区中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残疾的预防 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需要住院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手术和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回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许多脊髓损伤患者将终生遗留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需做好终身带残生活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预防因功能障碍而可能导致的继发性损害的措施。